新闻资讯
您当前的位置是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通知公告 >

校企合作能否培养“大工匠”?
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6-06-15 阅读:

  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既难获得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,短期内又无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虽然国家鼓励校企合作,但由于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政策措施,参与企业难以得到必要的成本补贴,也没有提高社会声誉的表彰奖励,导致校企合作出现“一头热一头冷”……着力推行“校企双制、工学一体”的技工院校培养模式和企业新型学徒制,能否助力校企实现“无缝衔接”?

  “高薪难聘高级工”,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共同难题。近年来,以一流设施设备“换”学生最新知识、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和真实案例教学、为企业“订单式”培养人才的发展模式,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效仿。

  与之相呼应,“招工即招生、入企即入校、企校双师联合培养”的企业新型学徒制,以及“校企双制、工学一体”的技工院校改革方向,也是国家层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探索。然而,在实践层面,校企合作“无缝衔接”式地培养技能人才,仍存在重重难题。

 

  艰难的技工教育

 

  来自人社部的数据显示,2011年至今,全国技工院校已连续5年招生下滑。根据陕西省教育厅的调查,高职教育对考生的吸引力严重不足。陕南的初中毕业生愿意上高职的仅有11.5%,选择上中职技校的占8.6%;陕南地区只有22%的高中毕业生愿意在高考未上二本线的情况下选择到高职院校就读。

  引进师资和职称评定是另一个梗阻。“技校教师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,但一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可能没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,学校没法引进。”杭州技师学院院长邵伟军说,“目前学院编制只有290个,已经基本用完,老师的引进和晋升都很困难。按照我们小班化的教学模式,至少需要400名教师,编制缺口非常大。”

  而另一方面,由于全国大部分技工院校尚未设立正高职称岗位,教师最高只能晋升到高级讲师。当职业生涯遭遇天花板,教师们不得不选择去企业或高职院校发展。

  没有学生,政府投入又缺乏保障,一些技工院校专业实训难以开展,实训基地建设滞后,更没有资金去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教师培训、交流,教师队伍人才流失严重,形成恶性循环。

  “有的学校专业设置过热或过偏,导致学生毕业难找出路。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、讲授的内容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,汽修专业几十个学生围着一台十几年前的教学车研究,毕业后怎么与高速发展的行业水平接轨?”邵伟军质疑道。

  “有的学校简单采用‘以工代学’或‘以学代工’,顶岗实习成为‘放羊式’实践;一些学校对学生到企业实习存在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’的心理,这些都导致‘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’模式推进艰难。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吴江表示。

 

  尴尬的“校热企冷”

 

  在业内人士看来,企业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责任与利益的脱节。

  “由于缺乏校企合作的刚性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,地方政府、技工院校和企业之间的‘责、权、利’关系不明确,技工院校难以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政策和信息资源,行业和企业也难以真正参与技工院校专业建设、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,校企合作常常浮于浅层。”云南省昆明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  为了破解校企合作“校热企冷”难题,广东突破了校企之间点对点的直线合作方式,以“百校千企”“校园对接产业园”及“校企联盟”等点与面的交叉合作方式,为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革新创造深度合作的空间。

  “联盟发展”是广东技工院校“校企合作”的新尝试。广东蓝海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智能机器人的企业,它将机器人生产上下游30家企业一起带到学校,组建“机器人俱乐部”,初期共同投入200余万元开设机器人班。

  为激发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,提升校企合作的参与度,广州市花都汽车城产业园还出台了扶持激励政策:对拥有高级技师并达到一定人数的企业,给予税收优惠或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之一。

 

  企业新型学徒制新在哪儿?

  • 共2页: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下一页
  • 
    版权所有:陕西国防工业技师学院   ICP备案号:陕ICP备2021008386号-1  
    地址: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滨河西路5号 邮编:712100
    党政办公室电话/传真:029-87034016
    招生就业处电话:029-87071899